我每天在办公室里坐着,听上课铃声,听下课铃声,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我上高中或者更小的时候,课间才十分钟,却足够我呼朋唤友去跳几局像皮筋或者小卖部两个来回;而现在,哪怕一个小时,感觉就在弹指一挥间,关键是,我还什么都没有做,为什么?后来我从心理学上找到了一个让我感到欣慰的答案,比如一个5岁孩子,未来一年的时间,是他所经历过时间的20%;而一个50岁的人,未来1年时间,是他所经历时间的2%,小孩的日常内容结构相对简单 ,大人(高中生也算大人)则需要把时间分割成多块。
这个理论研究,只是安慰了我短暂的时间,过后,我还是深陷拖延症之中,拖延症不只是时间过得更快了那么简单。想想我们拖延之后的愧疚感就知道,拖延的大部分原因是我们主观做出的选择。一个原因是害怕遇到困难无法克服,一件事情尤其是新的事情一旦开始就极有可能遇到无法估计的困难,到时再去为难自己还不如先别开始。比如我当年考英语六级,要记那么大的词汇量,太难了,要练习听力,太难了,所以干脆先不考了吧。相较于这种直接宣布不做的,有另一种人,他持续在做,但没有效果,其实也是害怕困难,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选择简单的问题,逃避困难的问题,这样即使他(她)每天都坐在那里写作业,每天都泡图书馆,也许永远只做了选择填空题。另一个原因是害怕犯错被人说,一旦开始有错或者有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周围人趋于表演或者厌恶批评,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虽然得不到表扬但至少不会被批评呀。最终你的大脑(这其实不是你自己)总会驱使你做出更简单的选择。
如果你想克服以上两种原因造成的拖延症,你要认清现实,明白完美是不存在的,明白一蹴而就是不存在的,困难是一件很普通的东西,谁都会面对,因此不应该害怕它。同样的,不必害怕被人说,有两种人会给人负面评价,一种是自己一事无成去嘲讽别人;另一种人是自己有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前者忽略后者采纳。至于在简单重复事情上拖延的人,比如我和丁老师,那就是花最短的时间做完讨厌的事情,或者直接交给杜老师。
最后付一张胡适先生的日记选节:
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学期多下写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