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理综测试(新课程卷)在2004年将由现在的七省市推开到二十一省市,因此,认真学习和分析2003年高考理综试卷,认清试题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不但有助于教学改革,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更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理综试题以能力测试为指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能力考查方面,2003年试题明显加大了力度。但试题仍体现了学科内综合的原则,试题的安排基本上尽可能同一学科相对集中,题型和题量均与考试说明吻合,这些都有利于增强考生的心理适应性,有利于指导高中各学科的教学,得到了广大考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所以,理综试卷是一份难得好试卷,研究2003年试题特点,对指导高三复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物理学科的试题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分设:第一卷(选择题),第1——22题,共22题。每题6分,计132分;第二卷非选择题,第23——34题,共12题,计168分。卷中涉及物理学科的是:一卷中的第6、7、15至22题;第二卷中第23、24、25、34题。即:共有物理试题14题,占分132分,占全卷总分(300)的44%。新课程卷因生物比例增大,物理所占比例略低,占110分。两卷内容略有差异见下表:
题号 |
全国卷 |
题号 |
新课程卷 |
15 |
静电力、平行四边形法则 |
16 |
同左15 |
16 |
核反应式 |
17 |
同左16 |
17 |
光的折射、频率、波长 |
18 |
|
18 |
波的传播 |
19 |
同左19 |
19 |
受力分析、平衡 |
20 |
同左20 |
20 |
物体内能的变化 |
21 |
光电效应 |
21 |
电势、电势面、电势能、等势面 |
22 |
同左22 |
22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
23 |
恒定电流(电阻、电阻率、卡尺、图线) |
23 |
同左23 |
24 |
万有引力定律(中子星) |
24 |
同左24 |
25 |
交流发电机、自行车发电 |
25 |
切割运动 |
34 |
传送带电动机功率 |
34 |
同左34 |
2003年理综物理试题特点:强调能力和方法的结合,注重对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不同于以往的老高考试题,侧重知识覆盖面的考查,而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能力考查。它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敏锐性、连贯性、创新性等的全面测试。试题准确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基本内容,体现出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一致性。依托基础知识、体现学科主干、突出学科特征、强化能力考查。
1.突出学科主干,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现代科技意识。例如:22题所涉及的K-介子衰变方程式是教材上没有的,但这道题依托基础知识(力和运动、场的知识、微观概念)直接考查了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粒子物理)和创新意识。24题就是直接以现代科技为背景,重点考查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中子星”本身就是新的概念,所以这道题就给考生一个全新感觉,直接考查他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但是题目的主题思想仍然是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2.突出学科特征。作为理科综合,当然就应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这种三科的综合,绝对不能忽视各学科本身的特征。特别是现阶段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把握单一学科的特征也非常重要,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属于精确性测量学科,理论性、逻辑性都很强,与数学的关系最为紧密。这几点在2003年试题中都得到很好体现。如18题简谐波方面知识的测试,涉及概念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3题测量电阻的设计、分析、求解数据,题目很好地体现了物理的实验要求以及数学知识准确应用;至于34题则系统地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强化能力考查。几年来,理综试题通过联系实际,改变设问角度,设置新的情景,注意学科的交叉,有效地进行了能力考查,2003年这方面显得更为鲜明。23题仍然是测量电阻方面的实验题,内容与2000年、2001年高考理综试题均有相同之处。虽然涉及的电路比前两年都简单,然而今年将操作、画图、计算几方面都结合起来,在一道试题中考查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当属考查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道好题。今年的试题还有不少好的例子,如生物的26题,化学的33题等。最有突出特点的就是物理的34题,很鲜明体现了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到的知识点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功和功率的概念以及计算,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较全面地考查了力学知识的综合以及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003年理综,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面临能力考查力度加大的高考改革,我们应如何对付?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将素质教育和日常教学、复习、高考有机地联系起来,落实素质教育的大目标?这些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作为一线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2003年理综试卷的研究情况,提出如下高考复习建议:
1、切实转变观念,教师要做好四个转变,即: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目的从掌握知识向如何解决问题转变;学习内容从单一性、封闭性向综合性、开放性转变;学习过程从接受性向自主性转变;学习形式从规定性向灵活性转变。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应当放弃题海战术,注重对问题的实质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心理,面对全体学生,注意解决个体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把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2、夯实基础,把握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凸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重点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入一些,充分发挥这些重点内容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要通过具体的物理事实分析,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独立解题的能力要逐步提高,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而不应该急于做大量的习题。到了高三,有的学生就认为一定要做许许多多的练习题才能提高成绩,习题解得越多越好。于是,物理复习被异化为解题训练,长期埋头于题海中,过分热中于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放松了对物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样对物理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作为老师,我们的重任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针对目前高考模式(理综),教师要把综合的意识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比如:能源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消耗能源,各种生产也要消耗能源,能源短缺问题极其带来的污染问题,这些都应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讲到电功率和电能时,可以举风力发电方面的示例进行分析,提及新能源开发的途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生存,常规能源大量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污染,放射性物质带来的污染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作为知识综合的结合点;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如与光有关的虹、蜃景、油膜和激光唱盘的彩色条纹等现象,与电磁相关的地磁和雷电,与生物生命相关的血压、眼睛、运动等话题,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原理,生产中的力学问题,如跳绳、蹦极等,交通所涉及的物理问题(2002年高考题26题)。这些内容都会成为综合题,课堂上要尽量多举这些方面的事例,和学生一块讨论分析。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大到宇宙的探索,小到原子的结构,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新设备、新器材的应用等等都在推动社会的进步,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而这些大多与物理知识密不可分,也就成为物理综合题的材料库。2001年全国理综试题有两道试题是这方面的典范(太阳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为背景的一道题,还有2003年的中子星演化等),这些都应该是课堂教学中事例分析的一手材料。如果我们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能准确适时地引用这些材料和内容,必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他们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在复习过程中,作为学生,要把对物理方法的领会放在核心地位。物理方法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知识更为重要。物理方法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熟练掌握方法,说明你具备了研究物理现象和分析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所以,在物理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物理方法的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公式与图表法(研究对象的选取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等效代替法)、科学记数法、 物理模型的建立、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等,这都是复习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的东西。这里我要重点谈谈实验,实验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项基本技能和方法,物理学本身就是实验学科,通过演示和做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从每年的高考试题的得分率来看,一般都不高,2003年也是如此。所以实验是物理复习中要把握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把实验的复习落到实处。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对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上。因此,搞好物理实验复习绝不能再“纸上谈兵”,一定要把学生送到实验室去,教育每个学生,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并能处理实验中出现非预期现象,能准确记录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
4、习题精选精练,把学习效果落到实处。学习是一系列感知、内化的复杂心理过程,其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演员和运动员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反映了练习的重要性,对于理科的学习更要重视练习,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做保证。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练习,而是太多、太滥。相当多的学校把练习和模拟考试放在了复习中的头等位置,使学生置身于题海战术。这种办法只会将学生引入到枯燥无味的脑力疲劳场景中,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势,以至简单的基础题稍微动一下背景或改一下设问,学生都感到无以应对,在考试中失利。今年的理综考试就明显地反映出了这一点。所以,对于习题,应当精做,多思考,把对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与解题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解题前的思考、解题的科学推理、解题后的认真反思,去认真体会过程,进而真正形成能力。
总之,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信息,搞好各单科的复习,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是取得理综胜利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