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与课堂教学
英语组 朱兴华
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没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准。所以在教学公开课、教学观摩课上以及我们常规教学过程中,总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主要环节。但在听课与调查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其实合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的达到了not one but three的功能。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不断进行反思,探索与实践。以下是本人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1、精心备课,认真组织
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和合作可能产生的影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思维形式和意识形态等。因此,划分学习小组,应当考虑到学生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等的差异,成员的基础力求平衡,以免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和冷热不均现象,
2、合理组合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并交换角色
没有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然而有了合作,一个人的力量就是三,况且大家明白这个数字在汉语中是虚指。教师应精心巧妙的编排学生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因此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同时,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3、培养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英语学习的合作技巧
学习合作技巧是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共效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又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运用多维评价形式,促进合作学习
勿庸置疑,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小红花、小旗子、五角星等,并配套有奖励机制,如多少颗星星可以兑换一件礼物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互帮互助;另外,教师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开展经验交流,提高改进学生学习策略的意识和方法。
5、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双基”能力。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墓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变化,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以一敌三的高效课堂,真正达到not one but three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