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编辑整理
所谓“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效果测评。
一、“271“课堂模式的三个含义
1.对时间的划分:“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分开讲,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答疑;“7”是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大约30分钟;“1”是5分钟反刍过关,也就是学生进行总结、巩固、检测。
2.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特优生,70%是优秀生,10%是学习吃力生。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指导帮助这5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让他们给别人讲一遍,胜过自己考虑两遍,同时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习的更好;通过小组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同时把原本属于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二、271高校课堂模式要求
学校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特拟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1. 教室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 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然后分层解难答疑。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机制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课堂的佐料。
3. 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1) 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照“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2)导学案、训练学案编制要按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包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通盘研讨,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时需要提供红笔修改后的学案。
(3)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4)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5)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 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 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记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 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的落实作为唯一目标
(二)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 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心动脑,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2.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调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通的观点。教室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租内三哥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尽享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手机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 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利用其他颜色的笔对展示的内同进行修补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批阅修改,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最后老师进行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5.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方式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重的“1”)
应该说,学案导学法早在10年前我校就从外地学到过,在我校也推广过,可数年过后,使用者寥寥,无从知晓使用效果,更没有形成理论。虽然这年起高一年级有些学科重又拾起学案导学法,可经过听课、私下和学生交流,学案用得并不理想,这次从山东学习回来,有如下想法:
一、自创的导学案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 山东昌乐二中的 “271”高效课改是以导学案、训练案、检测案等为载体来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这一目的的,这其中导学案的编著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用昌乐二中张逸岚主任的原话来说,“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逻辑化”是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可见昌乐二中的导学案、训练案的编制则采用了一套比较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从导学案的编写格式上就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使用也要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作为课改的重要载体,他们对导学案的认识和理解是很到位的。其课堂的“高效”也就是体现在其编制的导学案上。就我校目前的课改中导学案的编写来说,还是应该提倡自制学案,反对一次性地拼凑教学内容, 以防在教书育人这一重大问题上的敷衍了事、无效率。在内容设计上,尽量丰富、科学,有实用性,执教者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重解整合,进一步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以及学科理论体系。在题型设计上,各种题型要全面,包括一些探究性题目,努力创设新情境昼做到与时俱进、不落伍。同时强调知识的归纳梳理和拓展,使知识条理化,让导学案又成为学生复习巩固的笔记和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导学案对学生、老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导学案编写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精准的学生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保证
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而又激情澎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是昌乐二中的课堂。六人一组,AA、BB、CC进行分层,有利于师教生、生教生,特别是生教生的榜样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正如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害羞,容易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不敢请教老师,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课堂气氛不浓烈。从昌乐二中的课堂实录来看,生教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这体现在学生之间交流活跃,乐于向他人请教、乐于向他人咨询,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敢于向同龄的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怀疑他人的意见。在课堂上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既理想又成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为了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精准的学生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多仔细观察、多方面了解一个学生的综合水平,从而加以精准分层、定位。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衷心希望在校领导有力的带领下,我们实校的课改工作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