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脸”成语的新思考
语文组 秦海涛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意蕴丰厚,凝炼精辟,运用时常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比如离乡背井,“井”指市井,指人聚集的地方。“乡”指古代地方行政单位,引申义即为故乡。中国人有很浓烈的乡土意识,我们在使用这一成语的时候,或许不只是表达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更多的还有离家的伤感和对亲人的思念,或许还伴随漂泊人生之外的一种凄凉和无奈。这恰恰是成语的魅力。在成语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成语背后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史。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词语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新词语却在生活交流中不断产生,成语当然也不例外。《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语言学的一部巨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为适应时代潮流发展,也在不断修订。《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经过五年修订,于2013年六月正式发行,在第五版的基础上新增收词语3000多条,而其中一些成语的变化,不得不引起广大语文老师和考生的注意。
下面是平时练习当中出现的成语题:
1、这些食品是交给奶奶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2004年北京卷)
2、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2012年全国卷)
3、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4、波音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将于2015年年底前制造完成“太空出租车”,然后将其发射升空,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让世人震惊万分。
成语题是考查学生对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题型,一直是语文考卷中的重点。要求考生根据成语意义,结合提供的语境来辨别使用是否恰当。
第1题中的“从长计议”意为“慢慢地多加商量”,此处理解为“长远”,意思为从长远打算,属望文生义。第2题中的“呼之欲出”意为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泛指文学作品的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的“立体报纸”属对象误用。第3题中的“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处理解误解为“到法庭打官司”,属望文生义。第4题中的“石破天惊”出自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这里指消息,属对象误用。
以上四个小题,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都是成语误用的典型,这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反复告诉学生,需要加以重点记忆的常考成语。然而按照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这四个成语都是正确的。
【从长计议】①慢慢儿地多加商量。②从长远角度考虑。
【呼之欲出】①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对簿公堂】动词,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
【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在新版词典中,这样的“变脸”成语,还有许多。比如: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鸡鸣狗盗】借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泛指小偷小摸的行为。
【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获。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狼子野心】①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本性难改。②指险恶的用心;野心。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穷极无聊】①困窘到极点,无所依托。②无事可做,非常无聊。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形容人没有名声或事情没有消息。
【坐地分赃】(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款、赃物,也指盗贼等就地瓜分赃款、赃物。 对比新旧版词典,可以发现这些成语最大的变化就是词义的扩大。分析其中原因,不免觉得好笑。这次变脸的成语很多都是历来在社会生活中错误率较高的成语。我们知道,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多的,而词义应该具有固定性,一般不会变化。
而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成语,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是去思考成语本身的意义,而是按照当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去运用,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对簿公堂,很少有人去考虑它的本意是“受审判”,大多数人都是理解为“双方打官司”。在这里,“对”字的理解至关重要,使用者着重理解的是“对”的现代意义,即“彼此相向、对面的、敌对的”,而忽略了古代汉语中“核对、比照”之意。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望文生义。
同时,在传媒如此发达的当代,电视、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的错误使用,无形中也推广和扩散了这些误用意义。对簿公堂、炙手可热、美轮美奂,这些成语的高频率误用出现,在各大媒体中不胜枚举。比如去年央视春晚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雀之恋》结束时,朱军在同李咏和毕福剑谈论感受时,用“美轮美奂”来形容。其实“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在1999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进行了考查,按理说,应该引起注意,但是近些年这个成语的误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加严重。央视作为权威媒体,不能不说也起到了负面作用。而各大地方报纸,病句、错别字、成语误用以及常识性错误更是不胜枚举。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成语的错误使用率较高,而并不影响大家的交流,慢慢地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之上,人为地全民性地增加了新的意义。这恰恰是语言约定俗成的特性。不可否认,约定俗成是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改变一个词语的发展方向。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指出: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收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是以集体习惯,或者说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
有时候这种将错就错的情况不是某些专家、某个人所能左右的,望文生义而产生的新的意义,并逐渐成为普遍使用的主流,改不了大众的习惯,相应地修改词典,不失为一种策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在一些成语上的“变脸”,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编纂者更加包容的态度。但包容不是一味的迁就,望文生义、对象误用仍是高考成语中常常设置的陷阱,同样要注意要高度警惕。
新变化带来新思考,成语在与时俱进,成语备考同样要跟进。高考成语题是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的,所以在成语复习中这些新变化要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