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吟诵”教学法
语文组 王卫华
语文的要点是读。怎样读得有味而且受益大,这个问题就不能不关心了。
我自己要是喜爱哪段文字,今天翻一遍明天看一遍,看着看着,就得意地模仿起作者的口气来了,自言自语,也不须再看书了,思想情感随着作者的起伏而起伏,一下子像完全理解了作者,成了作者本人。读的多了,不分时地张口就来,那表达那思想在无形中竟成了自己的了,随用随出,运用自如。我虽然只读了很少的书,但确实受益匪浅,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叶老早就推崇的方法,叫“吟诵”。
叶老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3页)
要达到吟诵这种境界,前提当然是读,但不是一般地泛泛地读,而是美读。吟诵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做的,但是大多数文章却要美读。美读,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有感情地读,也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再次真实地传达出来,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如此等等。叶老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中学国文学习法》)事实正是如此。
人的活动,一开始都是模仿,语文学习亦然。老师的理论再多,不如给学生读好一遍。怎么样读呢?叶老总结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二十韵》)
我在教读《我与地坛》时,结合自己年青时叛逆父母后的懊悔心情,体会着史铁生残疾之时的绝望心境,读来像是无泪的哽咽,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弥漫在教室之中,同学们听得沉静而感动;在教读《拿来主义》时,我试着读出鲁迅批判时的从容与犀利,试着再现鲁迅语言的形象与深刻,听后大家为鲁迅的语言拍手叫绝;在教读《我有一个梦想》时,我想象着自己正是备受歧视的黑人,想象着被誉为“黑人律师”的马丁·路德·金的无私无畏与博爱,想象着那一串串深情、具体、让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画面,想象着这些梦想飞越高山大河、飞向各个州的情景,我不禁高呼起来……同学们听着,体会着,情感起伏着,自己也跟着读了起来,一遍比一遍入调,一遍比一遍亲切,终于能读出味道来了。无论课内课外,读书变成了一种享受,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去读是最易受益的。这样,学的过程变美了,在美的享受中又达到了目的,这才是人类苦苦期盼的马克思称之为“真正的劳动”的境界。这当然升得太高了。其实“读好一遍,胜讲十遍”正是朴实的总结。
一句话,咱们自己要读,要会读。一则有了学识且获得了享受;二则也有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传给学生的权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