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教材看了几遍,就是记不住,或记住后又忘了,真难啊!教材看得很熟,可一做题就错,总考不出成绩,真恼人啊!面对熟悉的内容很枯燥,甚至看到教材就头痛,真想放弃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复习中学生没有科学使用教材,那么在一轮复习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教材呢?
一、归纳历史阶段特征,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宏观把握教材
近年的高考文综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往往是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出发的。因此,我们的复习不能仅局限于掌握孤立的、具体的知识点,这是微观的,我们要把微观和宏观结合起来,即把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考查。例如09全国文综卷Ⅰ中的第19、20、22小题,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首先要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其总体阶段特征之下,各条线索,知识体系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有什么具体的反映,即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会经常引导我们这样做,例如复习新中国50—70年代的外交时,教师会引导我们联系当时的国际背景,从美苏争霸中各自战略的调整来分析中美、中苏关系变化的原因,从而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我们复习中讲的阶段特征,涉及到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涉及到头脑当中宏观把握能力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比如中国封建社会,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这几个大阶段,首先从公元多少世纪到公元多少世纪,这是第一个层次必须要掌握。第二,理清该阶段的特征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该阶段具体发生的重大事件,先后的顺序怎样,要弄清楚。第三,看教材时要做到把老师讲的时代特征和我们在课堂上、在教材当中所学习到的每个具体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一个事件发生在某一个阶段,肯定跟总体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相关,老师讲的一般都是抽象的东西,我们要用具体的史实说明抽象的东西,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可以把具体的史实和抽象的观点、原则理论结合在一起,这对提高我们解决主观题的能力是有好处的。
我们复习中讲的线索,涉及到复习中线与面的问题,涉及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力的问题。从目前高考文综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 00年综合卷的松江棉纺织业、01年综合卷的中国古代教育、09年上海卷的中华民族九十年的探索、09全国卷Ⅰ第37题等试题都是如此。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重点应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当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二、全面浏览教材,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使知识系统化
我们复习时往往是翻开教材逐字逐句地读,一节课的时间仅仅读一两页,不仅复习效果差,而且会增加我们对历史学科的厌恶,甚至看见教材时就头痛。其主要原因是看教材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有效地抓住教材中的知识点。目前高考历史学科对知识的考查很细,例如09全国文综卷Ⅰ中的第13、14小题,07年全国文综卷中的第19小题。这要求我们看教材时必须全面撒网,不可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就一本教材来说,首先要看教材的目录,因为它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就一课来说,首先应浏览教材的课题、各黑标题,构建该课的知识结构,采用尝试记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抓住了主干知识,也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然后再从教材的正文、楷体字、史料、插图和注释等内容中逐一挖掘知识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点串在知识框架上,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的复习,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才能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兴趣以尽快地提高复习效率。也只有这样的复习,我们才会有较大的成就感。
三、注意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目前高考文综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如00年综合卷的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01年高考综合卷从非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得出其形成及变化的原因,特别是09年全国文综Ⅰ、Ⅱ卷中通过提供新情境来考查教材知识点的题目多达71.4%。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必须回顾教师讲课时对该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及改订新约运动等。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我们不仅应该记下来,而且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和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为有效的途径。
四、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注重教材知识的理解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每天要有固定的不少于50分钟的时间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避免“倒摄抑制”( 即复习完以后立即休息,后面的学习内容对其没有干扰)。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能力,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减慢),我们在学习完一个新内容后要立即巩固,越早巩固,花费的时间越少,若是一个周后再巩固,基本上跟重学差不多了。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但往往是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为避免遗忘,我们应经常复习,直到这些知识深深地印在大脑里。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一般说来,通过理解后的知识加工越细越深刻,记忆的效果越好。例如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的记忆,虽然有好几条,但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二、拨乱反正的完成;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四、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经过这样的深加工,其意义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就比较深刻了,记忆时也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五、及时练习、反馈,以深化教材知识
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及时地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做题前教材必须非常熟悉,同时要有明确的练习时间与练习量。有的同学的练习往往是被动或盲目的,有的自主练习时仅做选择题、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与问答题,即使做选择题也只求量不求质,有些学生则边看书边做练习。这些方法既不科学,效果也不好。如何进行练习,积极反馈到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呢?
首先,选择一本质量较高的复习资料为主,做精做透,对于其他的资料,我们只需选择里面较新颖的、典型的试题做。
其次,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注意训练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如果平时练习时很少注意这些,在高考时就会松散、随意以至于使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本完成不了一份高考试卷。做练习时尤其是主观题应该以训练思路为主。不妨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段,强迫自己在两到三分钟里有一个总体的构思,具体从几个方面回答,谈几个观点,答哪些史实,然后对照参考答案,认真分析答案里涉及的知识,有哪些是自己漏掉的,教材里有没有这一知识点,或者所给材料有没有相关的信息,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答案。另外,组织答案时尽量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力求做到答案简洁、准确又能说明问题,这样又可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总之,一轮复习应以教材内容为主,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通过过电影,既可以了解复习的重点难点,又能发现记忆效果不好的部分并分析其原因,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通过过电影,还可以发现:我的记忆力挺棒,记住了那么多知识,既可以增加信心,又能进行自我鼓励,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