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效应”与班级管理
自05年起,我就注意到班级管理中的一种现象,那就是老师对学生要求得越严苛,学生就变得越难以管理,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不少同仁也有同样的感受。从那时我就不断地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但一直未有较理想的方法。07年暑假我为进修学校上课时,不少小学教师也提出这一问题,我和他们做了初步探讨。直至今天对于这一问题才算有了一点眉目,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流沙效应”,现写出来和大家交流,我想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班级管理走向科学化。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母亲:“妈妈,结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母亲温柔地笑了笑,从地上捧起一捧流沙,那捧沙在母亲手里圆圆满满的。当母亲双手用力握紧那捧沙时,沙立刻从她的指缝间泄落下来。母亲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已所剩无几,被压得扁扁的。女孩领悟地点点头:爱情无须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越容易失去自我,爱情会因此而变成毫无美感的形式。有的时候学会放手,才是爱。
“人与人相处,无论何种关系,就像手中的流沙一般,手掌若缓和张开,顺其自然地捧着,流沙也就安适地停在掌中,但若是紧握拳头用力一抓,也许能留住少许挤压变形的,但大部分却因此从指缝间溜走。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松松地捧着,给予尊重,保有各自的自由,关系自然会长存无恙,但若握得太紧,占有欲太强,失去也是必然的。”(步利让·詹明森)面对流沙,越是想紧紧地握住,越是握不住,沙会从我们用力的手指间滑落,当你越是努力把握的时候,越是给对方更多的压力,对方逃得就越快。因为没有任何人渴望自己被箍得紧紧地,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自由,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流沙效应”。
班级管理中同样存在 “流沙效应” ,即在班级管理中用人为的“高压”手段管得 “过多”、“过死”,表面上学生服服帖帖,其实是口服心不服,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结果班主任的工作十分被动。试想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能自觉地避免“流沙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应地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不再用人为的强制手段横加“管理”,而是顺着人的本性来自自然然地实施管理,管理起来也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具体说来,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的:
首先,呵护“流沙” , 倾注爱心
班级中的学生各有特点,好比手中的流沙,我们只能谨慎地捧在手中,而不能用力紧紧地握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流沙效应”。因此,班级管理首先应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与关怀,即呵护“流沙”,倾注爱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每一位学生倾注爱心。“爱心”,我个人理解是“责任心”。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我的班中,我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爱护他、教育他。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老师像他的亲人一样,让他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怀着他、关心着他的进步和成长;让他感受到老师为他的进步发自内心地高兴,让他感受到老师为他犯下错误时而伤心,教师真正做到与学生共荣辱、同甘苦。在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努力地这样做着,例如,我会在教室的前墙上贴上标语——你的进步是我的自豪。让学生都体验到老师的这份关怀与爱心。虽然有时要对某些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但有了爱做基础,他们也是理解老师的。
第二,轻掬“流沙”,无为而治
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会出现“流沙效应”,因为它只注重学生的不良表现,充当消防的火警,偏重以规章制度强行压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避免“流沙效应”?答案是轻掬“流沙”,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无为而治只是顺着万物自然的状态去“辅助”其发展,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对其约束和强制,其精髓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更加敏感自尊,如果我们能尊重他们的人格,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调座位问题,就是学生很关注很敏感的问题,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和学生协商解决的办法,或让学生自己挑同桌,或让学生自己挑座位,或让学生自己商定调座位的方法,这样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随着学生心理的变化,成绩的波动,日常琐事的摩擦,原来比较要好的同桌,也会出现誓不同坐的情况,每当我发现某些同学不适合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先找来这些同学,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分析不适合坐在一起的原因,建议他们重新找同桌。而此时其他同学都彼此默契地坐在一起,要想调整就很困难了。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采用尊重个性,促膝谈心的方式,把即将要调换座位的“候选人”喊来,平等对坐,并很诚恳地告诉他(她):“目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困难,请你帮助解决一下,好吗?”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人格的尊重,融洽了师生的情感,和谐了班级气氛。当然,也有的老师认为这样做太烦琐,调座位还用得着跟学生商量吗?我爱怎么调就怎么调,学生还敢说一个“不”字吗?是的,凭借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当然可以把学生随心所欲地调来调去,学生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长此以往,势必会将自己孤立起来,还会给学生留下专制、霸道的印象,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面对我们最珍视的对象还是轻轻地捧在手心吧,不要试图把他紧紧地握在手中;当你准备握紧自己的双手时,想一想,你手中的也许是流沙。
第三、适抑“流沙”,培养习惯
班级管理中要避免“流沙效应”,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顺其自然地管理,但并不是放任自流,班主任应适度抑制“流沙”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才能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亚里斯多德)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即习惯决定成败。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在高一刚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学初通过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清楚: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首先学会做人,要求学生加强自身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人关系,尤其学会处理同异性同学的交往关系,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学会生活,第三是学会学习。我经常利用主题班会给学生讲解什么是习惯,习惯如何决定成败和命运;给学生讲解如何高效学习;如何调节不良情绪以促进学习;如何生活以更好地改变学习态度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只要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就会在这种惯性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班级卫生工作中,我要求学生要尽量保持班级卫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良好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因为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式。
第四、 自我发展,唯我“流沙”
班级管理中有效地避免“流沙效应”的管理模式,也可称之为“人性化”管理模式,它要求班主任把学生当作班级的主人,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班主任不要做威严的警察,冷面的杀手,消防的火警,更不要做高高在上的君主,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知音、学习的伙伴、行为的示范者、成长的服务生、方法的指导员、错误的修剪师、进步的鉴赏家、落后时的拉拉队。面对“流沙”,有时候学会放手,才是爱,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才能愉快地成长和学习。正是:我快乐,我成长,自我发展,唯我“流沙”。为此我常要求学生记住:我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荣誉是我的尊严和生命,守纪和勤奋是我进步的阶梯。
总之,一个健康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地避免“流沙效应”进行科学管理,只是我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小小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必定是起步阶段,还需要和各位同仁共同深入探索。这正是:“流沙”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