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学好语文的
从学前班开始,我们就开始学语文,小学——中学——高中,十几年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我感觉有两个方面,课内学习汉字和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技巧,大家的感觉是近似的;课外就不同了,古今中外,诗词歌赋十分丰富,不妨重点谈一谈。可能是家庭的影响,自初三到高四,妈妈和姐姐把我管得很严,暑假寒假星期天除了必要的一些活动外,很少让我外出。因此,我就有了大量的时间去读一些课外书。我自己的房间里有一个大柜子和一个写字台。原本是一个大衣柜,但被我改造成了书柜,里面装满了书,除了一些教材和资料,剩下的都是课外书,我统计了一下,课外书我有73本,包括四大名著,名家作品集和一些史书,唐诗宋词等,《读者》杂志有80多本。书柜旁有我亲手题写的一幅字——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到字画,我对篆刻也很感兴趣,还有一本关于篆刻的书。每当看到满柜子整整齐齐的书,我就莫名地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说到这,我想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藏书忧》《笔墨祭》等文章。文章中说:他去拜访一位老先生,也是一位大家,但具体名字记不清楚了,他到了老先生的书房简直惊呆了,房间不大,四壁皆是书籍,一直到屋顶,立刻就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数《红楼梦》了。提到这本书,说实话又爱又恨,“爱”因为这本书真是写的很好,从一些大家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吴祖湘也说过:“现在我们挖掘《红楼梦》的价值,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恨”可能是因为读这本书太早了,高一暑假里读的,正是青少年性格培养形成的时期,读这本书很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思想,我承认这本书对我的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影响。王国维先生有语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我现在真正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红楼梦》这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还是写作技巧、思想深度上,都超过了它之前的任何一本古典名著。王国维、鲁迅、吴祖湘、周汝昌(公认的红学泰斗)、曹禺、梁漱溟、刘心武、王蒙等都研究过这本书。我读过刘心武的《红楼梦探秘》,王蒙的《解读红楼梦》、《红楼梦中人》,还有张爱玲的《红楼梦魇》。总之,读这本书能让人成熟不少。
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外,我熟悉书里的每个情节。读书过程中,体会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感觉很有趣。拿这些名著经典做个比较,也乐趣无穷。比如《红楼梦》中有“妹妹救我”;《西游记》中有“猴哥救我”;《水浒传》有“哥哥救我”;《三国演义》中有“军师救我”。读四大名著,我懂得了“事不过三”, 《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等。
唐诗宋词,我也很喜欢,值得拿出来显摆的,是初二时学校举办的背诗比赛,我背了300多首。现在回忆回忆还很有一种成就感。一些诗词背会了真的可以信手拈来,感觉很不错。宋词中婉约词占了大半,像苏轼的《大江东去》是很少的。清代的纳兰性德的词也很不错,我有一本《纳兰词》。说实话,曾经有时候见了漂亮女生,真有一种写诗的冲突,但现在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了。孔老夫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何必着急呢?
平时,课外书中,我比较喜欢人物传记,历史传奇,也经常看一些相应的电视剧,像《大秦帝国》、《汉武大帝》、《楚汉传奇》、《贞观长歌》、《大明宫词》、《康熙王朝》等。记得大众汽车有一句广告词,“当代盛产明星,却很少有人能创造传奇”。我认为创造传奇的人应该是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可以说中国自然资源很丰富,大师资源却很缺乏,而且可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走一个少一个。最近几年就走了几个,如季羡林、任继愈、周汝昌、吴冠中、史铁生等。
我脑海中认识的几位大家,从民国到现在,王国维、陈寅恪、丰子恺、郑振铎、林语堂 、傅雷、钱钟书、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鲁迅、老舍、沈从文、张爱玲、刘文典、梁思成、林风眠、瞿秋白、徐志摩、金岳霖、梅兰芳、林徽因、叶圣陶、李敖、余秋雨、傅斯年、吴晗、李叔同、吴宓、章鸿铭、梁漱溟、萧乾、季羡林、莫言等,文艺界的也就这么多,有的不算太了解,但也略知一二。说实话熬过文化大革命的,我不是十分喜欢。“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的时代,都继承了鲁迅先生的传统——反抗精神:沉默啊,沉默啊!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性情,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先生发出了他激愤的呐喊:“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学了十三年的语文,除一些基本的知识和 做人的道理之外,也就这么多。这些东西看似与语文学习没什么关系,但我觉得在写作、读书时对我帮助很大。我个人认为,语文在生活中是应用最广的一门基础学科。你想你如果没有学语文,你不认识字,当然也不会写字,那也就不会说文雅流畅的话。更不要说学习理化生了,不认字怎么读题做题呢?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接触语文,那就和神农架里的野人差不多了。高考同分录取时,首先要比一比语文分数的高低。如果语文分数出现偶然相同的情况,再比较作文分数的高低。
最后借用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学习语文也一样,对于我们毕业班学生来说,还应静下心来背诵一些诗文,分析一下试卷,仔细揣摩答题技巧,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总之,我的语文我的爱,会一直陪伴我奔走在拼搏求索的路上。 (指导老师:蔡宏丽) 指导老师点评: 秦全友同学的《我是如何学好语文的》,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语文学习过程中,多读书多思考的好习惯对性格、世界观和成绩的无声的影响。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如此养之成性的读书爱好,确实是太难能可贵了。读了文章,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方斗室,那个特殊的书柜,那个贪婪读书的小小少年。2012年的冬天,一个响遍世界的东方读书人“莫言”让我们倍感温暖。爱讲故事的莫言先生讲述了少年的自己如何忍饥挨饿,帮别人家推10圈磨才换得一页书读的甜蜜幸福。
小作者在文中同样讲述了对《红楼梦》的爱与恨,讲了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惊奇发现。读书不仅丰富知识,而且修身养性,特别是文中列举的王国维、陈寅恪、丰子恺、郑振铎、林语堂 、傅雷等那一个个闪光的文学艺术大师的名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的阅读面之广,思考之深入。
书籍是知识的面包,是精神的食粮。读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还要为了我们的人生发展积累能量,铺垫道路。
爱书吧,像秦全友同学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