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般的梦幻
丁香花般的梦幻
语文组 范寿昌
《雨巷》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得是梅雨时节江南小巷中的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这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这首诗含蓄、典雅、音韵柔和优美,既有中国古典诗词婉约词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可以说《雨巷》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诗歌精品。
正因为本诗委婉含蓄的特点,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多义而难以把握。到底是爱情诗,还是象征诗?到底是写实,还是对理想的喟叹?种种的疑问引人无限遐思。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爱情诗,有着表层与深层的双重结构。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是在写一段年青人追求恋人而又与之擦肩而过的经历。在幽深、湿暗的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诗人渴望遇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意中人),姑娘美丽、高洁却又有着忧伤的气质,这种气质深深打动了诗人,让诗人为之着迷。但是, 姑娘并没有停留下来,而是像梦一般的飘过,留给诗人一个永恒的背影和无限的惆怅。
然而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影,我们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雨巷》写于1927的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黑夜的深渊。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原来,诗人亦真亦幻的爱情追寻其实是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坦露,是一代人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新的希望,不断追寻理想的真实写照。
透过表层,挖掘深层,我们看到,诗人“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雨巷”的泥泞阴暗、狭窄破败,没一丝阳光和温暖,不正是沉闷、黑暗,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写照吗?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作者的孤独、寂寞、迷茫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如何摆脱当下的处境和苦闷的心绪,寻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出路?作者想到了“一个姑娘”。“姑娘”的特点耐人寻味——“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说明其芬芳美丽,“愁怨”却又暗示着其短暂易逝。这一切仿佛寓示了这个美好的理想有着悲剧性的结局。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姑娘”终于在“雨巷”中出现了,说明诗人确曾触摸过这美好的幻梦。“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理想的美好深深让“我”着迷,因为“她”的气质特点与“我”深深的契合。但“她”走近之后又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正道出了理想虚幻不切实际而又难以把握的特点。最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圯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虚幻的梦与“颓圯”的现实是格格不入的,理想的空虚、缥缈,只能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怅惘。
作者毕竟是年青人,希望的破灭,前途的的渺茫,确实给他造成了很大的的打击。但青年人的热血和向前看的特点,使得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仍然“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但“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他在幻灭之后仍然在执著地追寻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