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必须要讲求规范化,规范化教学对教师、课堂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一种依据与标准,能够保障课堂教学规范有序进行。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标准是可信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通过教材、大纲以及各种规范资料传递给师生,是能够被教师学生认同并接受的。但是,语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它所教授的内容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文学的本质是“人学”,即:由“人”来写,为“人”而写,写的是“人”。它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而且是其中最主观、最微妙、最直指人心的一部分,如果对这类内容的解读搞“一刀切”,搞固定化,模式化,很可能会“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因此,语文教学在讲求规范化的同时,适当加以补充和拓展,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拓展呢?教学内容的拓展并非教师头脑发热式的“灵光一现”,也非学生天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以创设高效课堂为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做好拓展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拓展教学要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脱离了文本的拓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像镜花水月一样,虽然看上去很美很花哨,但终究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也不能给高效课堂的创设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笔者在《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当中,在探寻是什么造成了朱自清心里的“不宁静”这一问题时,没有按照传统的答案给予解释,把先生的苦恼说成是政治因素造成的,而是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分析。有一位同学就找到了这几句话“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字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并解释说“朱先生的烦恼是因为他的‘不自由’,他白天可能做着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思考着自己并不想思考的问题”。这位同学的回答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赞同,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由此展开拓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作为欲望的“本我”与社会的“自我”道德的“超我”之间是经常冲突的,这也是造成烦恼的根源。真实的朱自清(最希望做一个潜心研究的学者)与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担负着某种社会责任的朱自清(一个家长,一位自由主义民主战士…)之间冲突与矛盾,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不自由”,而且它也包含了社会、家庭、生活等种种因素。这种拓展是从文本出发,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能明白结构的妙处,更重要的是这一结论是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由他们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得来的。
其次,拓展教学要以学生的需求为真正的出发点。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并非为了卖弄,而是要触动学生的心灵,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窦娥冤》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同学对“三桩誓愿”提出疑问,他认为“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迷信,这样的作品如何称得上伟大?为何受到如此推崇?他的这种思考和质疑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很多同学的共鸣,同学们对此也议论纷纷。趁着学生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我做了如下的延伸和拓展:其一,这种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在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中不乏先例,如《牡丹亭》当中“因爱而死,为爱而生”的杜丽娘,梁祝中的“化蝶”,莎士比亚的不朽名作《哈姆雷特》中国王的鬼魂的出现等等。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无损作品的伟大,反而使文章具有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二,与一般低俗的作品为神怪而神怪,靠神异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同,《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人们把《窦娥冤》又称作《六月雪》,就是有力的证明。可以说,在本折中,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听了这样的解释,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感觉得出,他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合适的延伸和拓展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要求。
此外,拓展教学的目的是创设高效课堂。关于如何才算是高效课堂,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以文本(教材)为依托进行平等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相互验证,相互提高。真正高效的课堂能让学生做到“四动”,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思考,用心感受。从创设高效课堂这个角度来说,“动脑”“动心”的意义更大,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教学内容适当的拓展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比如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呈现“乐→痛→悲”的特点。出身名门,才华绝世的王羲之,他的情绪为何如此的低沉?我引导学生化身王羲之,到文章当中去体会他的痛苦,原来敏感的他明白:喜欢的东西终会厌弃,而永不厌倦的东西也不会长存,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必然都要消亡。同学们虽然经历有限,此时此刻却感同身受,唏嘘不已。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这个人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结论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这时的学生表情凝重而又坚毅,显然他们收获了比课本内容更重要的东西。在《逍遥游》一课里对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境界,涉及道家最高深的知识,学生不好理解,强加解释只会弄巧成拙。我的处理是在解释其基本意思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其精神层面,即超脱功利和世俗的羁绊,“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些内容对于压力很大,时常有焦躁情绪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服清凉剂。
把握住拓展教学的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展教学的角度,选择一个好的角度进行拓展至关重要。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以下几个角度值得借鉴:
第一,对课文主题的拓展。对主题进行拓展一定要慎重,它不适合那些已有定论的经典篇目,只适合那些年代比较近、体裁内容都比较新的篇章,比如说散文和新诗。另外,对主题进行拓展时,教师一定要博采众长,且忌偏执。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中,笔者就大胆进行了重新解读。众所周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绝笔,但诗中表现出的温暖情调却与之不相符合,学生也不好理解这么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走上绝路。笔者在广泛阅读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思考之后,进行了这样的拓展:这首诗其实反映了海子离世前内心痛苦的挣扎,表面的清新温暖却不能掩盖内在的苦涩与悲凉。之所以说它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是因为作者诗中有几次努力,他想使自己留在人世,重新爱上这个他早已厌弃的世界。在第一章中,诗人描绘的是他想像中的尘世生活,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明他想走出封闭,摆脱孤独。从第二章开始,他迈入了更为广阔的群体领域,他想传递自己的幸福给每一个人,这是一种渴望与他人,渴望与世界交流沟通的表现。最后诗人的情感升华了,显得那么圣洁。他爱高山河流,他爱陌生人,他爱尘世的一切。这是一种宗教式的大爱。但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他的每一个追求都是“从明天起”,明天,那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全诗的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把诗人自己与尘世世界彻底分开了,诗人只愿怀抱自己的理想走向彼岸世界。这样的拓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作者的心灵世界并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第二,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主要是指补充一部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这种补充一定要注意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千万不能犯“填鸭”的错误。《雷雨》是现当代文学的经典篇目。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精讲了课文之后,又带领学生看了《雷雨》的影视版,同学们觉得还是意犹未尽。于是我补充了以下内容:首先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郁热”这个词语进行诠释。这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主人公的一种情绪、心理和性格。后来我又补充了自己对剧中人物生存方式的理解,于是同学们发现了主人公的“挣扎”与“残酷”。他们既感受到了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同时又体会到了作者对那些被压抑着的灵魂的同情。很多作品在表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知与卑微这一主题时都显得比较含蓄与隐秘,因此学生在理解时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及时的补充与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有着较大的帮助。
第三,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中的拓展。当下社会处在一个价值观比较混乱的时期,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授业解惑之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学会利用教材这个道具,利用课堂这个舞台做好这项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存在争议,允许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必须利用拓展做出判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比如在《药》这一课中,有的同学对夏瑜的做法不理解,甚至说他“傻”。而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孙富的评价却是正面的,认为他“有脑子,有方法”。对于这样的观点,教师必须拨乱反正。我是这样拓展的:应该的把夏瑜的做法放到历史当中观察,他虽然有其天真的一面,但他这种为了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正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缩影,他们的牺牲是为了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而他对理想的执著,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现实意义,而孙富却是个卑鄙奸诈的小人,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为了大众利益而献身,一个是为了个人私欲而谋划,这也是高尚与卑劣的区别。这样的拓展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是亟需的。
拓展教学在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具有宏阔的语文视野,使他们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扩大他们思维的发展空间。“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带给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健全和发展人品人格。
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拓展呢?教学内容的拓展并非教师头脑发热式的“灵光一现”,也非学生天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以创设高效课堂为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做好拓展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拓展教学要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脱离了文本的拓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像镜花水月一样,虽然看上去很美很花哨,但终究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也不能给高效课堂的创设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笔者在《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当中,在探寻是什么造成了朱自清心里的“不宁静”这一问题时,没有按照传统的答案给予解释,把先生的苦恼说成是政治因素造成的,而是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分析。有一位同学就找到了这几句话“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字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并解释说“朱先生的烦恼是因为他的‘不自由’,他白天可能做着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思考着自己并不想思考的问题”。这位同学的回答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赞同,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由此展开拓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作为欲望的“本我”与社会的“自我”道德的“超我”之间是经常冲突的,这也是造成烦恼的根源。真实的朱自清(最希望做一个潜心研究的学者)与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担负着某种社会责任的朱自清(一个家长,一位自由主义民主战士…)之间冲突与矛盾,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不自由”,而且它也包含了社会、家庭、生活等种种因素。这种拓展是从文本出发,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能明白结构的妙处,更重要的是这一结论是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由他们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得来的。
其次,拓展教学要以学生的需求为真正的出发点。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并非为了卖弄,而是要触动学生的心灵,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窦娥冤》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同学对“三桩誓愿”提出疑问,他认为“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迷信,这样的作品如何称得上伟大?为何受到如此推崇?他的这种思考和质疑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很多同学的共鸣,同学们对此也议论纷纷。趁着学生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我做了如下的延伸和拓展:其一,这种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在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中不乏先例,如《牡丹亭》当中“因爱而死,为爱而生”的杜丽娘,梁祝中的“化蝶”,莎士比亚的不朽名作《哈姆雷特》中国王的鬼魂的出现等等。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无损作品的伟大,反而使文章具有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二,与一般低俗的作品为神怪而神怪,靠神异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同,《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人们把《窦娥冤》又称作《六月雪》,就是有力的证明。可以说,在本折中,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听了这样的解释,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感觉得出,他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合适的延伸和拓展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要求。
此外,拓展教学的目的是创设高效课堂。关于如何才算是高效课堂,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以文本(教材)为依托进行平等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相互验证,相互提高。真正高效的课堂能让学生做到“四动”,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思考,用心感受。从创设高效课堂这个角度来说,“动脑”“动心”的意义更大,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教学内容适当的拓展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比如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呈现“乐→痛→悲”的特点。出身名门,才华绝世的王羲之,他的情绪为何如此的低沉?我引导学生化身王羲之,到文章当中去体会他的痛苦,原来敏感的他明白:喜欢的东西终会厌弃,而永不厌倦的东西也不会长存,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必然都要消亡。同学们虽然经历有限,此时此刻却感同身受,唏嘘不已。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这个人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结论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这时的学生表情凝重而又坚毅,显然他们收获了比课本内容更重要的东西。在《逍遥游》一课里对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境界,涉及道家最高深的知识,学生不好理解,强加解释只会弄巧成拙。我的处理是在解释其基本意思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其精神层面,即超脱功利和世俗的羁绊,“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些内容对于压力很大,时常有焦躁情绪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服清凉剂。
把握住拓展教学的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展教学的角度,选择一个好的角度进行拓展至关重要。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以下几个角度值得借鉴:
第一,对课文主题的拓展。对主题进行拓展一定要慎重,它不适合那些已有定论的经典篇目,只适合那些年代比较近、体裁内容都比较新的篇章,比如说散文和新诗。另外,对主题进行拓展时,教师一定要博采众长,且忌偏执。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中,笔者就大胆进行了重新解读。众所周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绝笔,但诗中表现出的温暖情调却与之不相符合,学生也不好理解这么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走上绝路。笔者在广泛阅读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思考之后,进行了这样的拓展:这首诗其实反映了海子离世前内心痛苦的挣扎,表面的清新温暖却不能掩盖内在的苦涩与悲凉。之所以说它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是因为作者诗中有几次努力,他想使自己留在人世,重新爱上这个他早已厌弃的世界。在第一章中,诗人描绘的是他想像中的尘世生活,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明他想走出封闭,摆脱孤独。从第二章开始,他迈入了更为广阔的群体领域,他想传递自己的幸福给每一个人,这是一种渴望与他人,渴望与世界交流沟通的表现。最后诗人的情感升华了,显得那么圣洁。他爱高山河流,他爱陌生人,他爱尘世的一切。这是一种宗教式的大爱。但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他的每一个追求都是“从明天起”,明天,那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全诗的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把诗人自己与尘世世界彻底分开了,诗人只愿怀抱自己的理想走向彼岸世界。这样的拓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作者的心灵世界并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第二,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主要是指补充一部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这种补充一定要注意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千万不能犯“填鸭”的错误。《雷雨》是现当代文学的经典篇目。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精讲了课文之后,又带领学生看了《雷雨》的影视版,同学们觉得还是意犹未尽。于是我补充了以下内容:首先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郁热”这个词语进行诠释。这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主人公的一种情绪、心理和性格。后来我又补充了自己对剧中人物生存方式的理解,于是同学们发现了主人公的“挣扎”与“残酷”。他们既感受到了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同时又体会到了作者对那些被压抑着的灵魂的同情。很多作品在表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知与卑微这一主题时都显得比较含蓄与隐秘,因此学生在理解时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及时的补充与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有着较大的帮助。
第三,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中的拓展。当下社会处在一个价值观比较混乱的时期,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授业解惑之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学会利用教材这个道具,利用课堂这个舞台做好这项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存在争议,允许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必须利用拓展做出判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比如在《药》这一课中,有的同学对夏瑜的做法不理解,甚至说他“傻”。而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孙富的评价却是正面的,认为他“有脑子,有方法”。对于这样的观点,教师必须拨乱反正。我是这样拓展的:应该的把夏瑜的做法放到历史当中观察,他虽然有其天真的一面,但他这种为了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正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缩影,他们的牺牲是为了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而他对理想的执著,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现实意义,而孙富却是个卑鄙奸诈的小人,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为了大众利益而献身,一个是为了个人私欲而谋划,这也是高尚与卑劣的区别。这样的拓展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是亟需的。
拓展教学在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具有宏阔的语文视野,使他们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扩大他们思维的发展空间。“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带给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健全和发展人品人格。
上一篇: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量[ 04-12 ]
下一篇:高中政治主观题规范化答题能力的培养初探[ 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