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沙鸥
唐代,是一个盛产诗人,群星璀璨的时代,杜甫无疑是其间最耀眼的一颗巨星。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总像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面色凝重,满目怜悯,让人沉重叹息。其实,杜甫也曾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也曾是一个裘马轻狂的青年,但自从35岁开始,人生便一直与沉重、失意、离乱相伴随。
他先是困居长安十年,接着陷贼为官四年。48岁那年,身心疲惫的杜甫,拖着一家老小,随着逃荒逃难的人流,经秦州,历同谷,来到了成都,开始了 “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特意选取了他这之后留下的三首颇具代表性的诗歌:《旅夜书怀》(765年)、《阁夜》(766年)、《登岳阳楼》(768年),加上阅读资料上的《客至》(761年)、《咏怀古迹》(764年),较好地串联起了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十余年的生活。
读杜甫,不仅仅读懂其诗词文句,更要关注人物命运,揣摩人物情感,实现对人物更为透彻的解读。在漂泊西南的日子里,杜甫说自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如果说他是一只沙鸥,那么,这只沙鸥不是一只普通的沙鸥,他是:
一、一只安宁的沙鸥
在《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只有群鸥日日来”,虽然只有鸥鸟相伴,但毕竟山美水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虽然粗茶淡饭,但毕竟待友情真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虽然漂泊异乡,但也有邻翁对饮。有时还“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享受一番天伦之乐。可见,在浣花溪畔的草屋里,他度过了自己晚年也是一生中的最安定的一段生活。
二、一只孤独的沙鸥
安宁的生活是短暂的。蜀军的作乱,好友严武的死,使他又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老年多病的杜甫还能承受多少命运的折腾?水天辽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走就走吧!随它江水把我带到哪里,随它西南的风把我吹向何方。他的孤独里有政治仕途的失落:“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他还在为自己志不得伸,报国无门而无奈地叹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那弹奏千年的琵琶,又何尝不正诉说老人那无边的失落和忧怨?他的孤独还缘于对亲人杳无音信,“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啊,此时的杜甫身患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到了夔州,病情更重了,而且右臂偏枯,左耳也聋了,牙齿也落了一半,他怎能不充满无助与孤独呢?他把这种孤独说与昭君的青冢,他把这种孤独留在了夔门的漫天霜雪里,他把这种孤独写上了高高的岳阳楼。
然而,他的这种孤独并不是仅仅属于他个人的。
三、一只执著、博爱的沙鸥
诗人的心属于他的人民,即使再无助,他也从没忘记过自己的使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一生的理想。忧国忧民的大事本来该由那些位高权重者去管,他不过一“杜陵布衣”,一“少陵野老”,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衣食无着的贫民中的贫民,也许,他现在最该做的是去教人做诗,养家糊口,可实际上,他却执著一念,始终注视着天下苍生。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倡导“仁爱”,孟子要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看看杜甫,自己儿子饿死了,身为父亲,他悲痛不已,但马上又想普天下比自己更贫困的老百姓,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即使自己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还是关注着战场上的将士,战乱中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他听到的是“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想到“戎马关山北”,他能做的就是“凭轩涕泗流”。难怪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对他大加赞扬,把他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他的爱不仅仅属于自己,属于他的亲人,更属于人民,他是博爱的。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着儒家的理想,是一个真正的大儒。
四、一只永远的沙鸥
憔悴的先生走下岳阳楼,他无处驻足,继续东去,出洞庭,入湘江。在770年的秋天,这位羸弱不堪的老人在连续断炊五天之后,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他倒下了,倒在萧瑟的秋风里,倒在他深爱的土地上,诗人已去,沙鸥已逝,然而诗魂长存。
59年的人生历程很短暂,59年的生命基本上都过得默默无闻,59年生命中他几乎没有几天有笑颜,生性的悲天悯人,天赐的诗歌才华,执著的家国信念,使他用一种最艰难、最质朴的方式完成了由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这只飘泊于西南天地间的沙鸥,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土,但他何须去找一个归宿!神州处处是他的归宿,他岂止是西南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我们分明看到他飞越千山万水,穿越历史,是一只飞翔在每一个华夏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沙鸥。
惟愿先生安息!
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他先是困居长安十年,接着陷贼为官四年。48岁那年,身心疲惫的杜甫,拖着一家老小,随着逃荒逃难的人流,经秦州,历同谷,来到了成都,开始了 “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特意选取了他这之后留下的三首颇具代表性的诗歌:《旅夜书怀》(765年)、《阁夜》(766年)、《登岳阳楼》(768年),加上阅读资料上的《客至》(761年)、《咏怀古迹》(764年),较好地串联起了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十余年的生活。
读杜甫,不仅仅读懂其诗词文句,更要关注人物命运,揣摩人物情感,实现对人物更为透彻的解读。在漂泊西南的日子里,杜甫说自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如果说他是一只沙鸥,那么,这只沙鸥不是一只普通的沙鸥,他是:
一、一只安宁的沙鸥
在《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只有群鸥日日来”,虽然只有鸥鸟相伴,但毕竟山美水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虽然粗茶淡饭,但毕竟待友情真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虽然漂泊异乡,但也有邻翁对饮。有时还“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享受一番天伦之乐。可见,在浣花溪畔的草屋里,他度过了自己晚年也是一生中的最安定的一段生活。
二、一只孤独的沙鸥
安宁的生活是短暂的。蜀军的作乱,好友严武的死,使他又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老年多病的杜甫还能承受多少命运的折腾?水天辽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走就走吧!随它江水把我带到哪里,随它西南的风把我吹向何方。他的孤独里有政治仕途的失落:“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他还在为自己志不得伸,报国无门而无奈地叹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那弹奏千年的琵琶,又何尝不正诉说老人那无边的失落和忧怨?他的孤独还缘于对亲人杳无音信,“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啊,此时的杜甫身患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到了夔州,病情更重了,而且右臂偏枯,左耳也聋了,牙齿也落了一半,他怎能不充满无助与孤独呢?他把这种孤独说与昭君的青冢,他把这种孤独留在了夔门的漫天霜雪里,他把这种孤独写上了高高的岳阳楼。
然而,他的这种孤独并不是仅仅属于他个人的。
三、一只执著、博爱的沙鸥
诗人的心属于他的人民,即使再无助,他也从没忘记过自己的使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一生的理想。忧国忧民的大事本来该由那些位高权重者去管,他不过一“杜陵布衣”,一“少陵野老”,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衣食无着的贫民中的贫民,也许,他现在最该做的是去教人做诗,养家糊口,可实际上,他却执著一念,始终注视着天下苍生。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倡导“仁爱”,孟子要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看看杜甫,自己儿子饿死了,身为父亲,他悲痛不已,但马上又想普天下比自己更贫困的老百姓,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即使自己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还是关注着战场上的将士,战乱中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他听到的是“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想到“戎马关山北”,他能做的就是“凭轩涕泗流”。难怪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对他大加赞扬,把他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他的爱不仅仅属于自己,属于他的亲人,更属于人民,他是博爱的。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着儒家的理想,是一个真正的大儒。
四、一只永远的沙鸥
憔悴的先生走下岳阳楼,他无处驻足,继续东去,出洞庭,入湘江。在770年的秋天,这位羸弱不堪的老人在连续断炊五天之后,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他倒下了,倒在萧瑟的秋风里,倒在他深爱的土地上,诗人已去,沙鸥已逝,然而诗魂长存。
59年的人生历程很短暂,59年的生命基本上都过得默默无闻,59年生命中他几乎没有几天有笑颜,生性的悲天悯人,天赐的诗歌才华,执著的家国信念,使他用一种最艰难、最质朴的方式完成了由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这只飘泊于西南天地间的沙鸥,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土,但他何须去找一个归宿!神州处处是他的归宿,他岂止是西南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我们分明看到他飞越千山万水,穿越历史,是一只飞翔在每一个华夏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沙鸥。
惟愿先生安息!
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