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合理地度过寒假
寒假,学生们盼望的日子。怎么过,也许老师、家长,学生各自都有盘算。科学地计划安排寒假的日子,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身、心、智的需要,针对学生中的不同人群,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综合其他心理专家的观点特提出如下建议:
块状计划
有些家长喜欢预先作计划,规定孩子每天的作息时间。如果要作计划,建议以块状结构安排时间,而不应该是条状。块状是:把一天时间分成几个时间段,如:上午学习时段,下午游戏活动时段,晚上娱乐时段;条状是:上一个小时干什么,下一个小时干什么。条状安排,实际上孩子是做不到的,又过于约束,不利孩子的心理发展。
学生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睡眠尤其重要,冬季以养为主,寒假里最好每日睡到自然醒,早晨不要干扰孩子睡眠。
假期正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完成了寒假作业后,要关注引导学生自主性阅读,可以由他们自己选择读物,家长勿干涉,此时以激发阅读兴趣为最重要,读物内容次要。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就有了自我教育的可能。
拾遗补缺
寒假里不能缺少玩,只要让孩子玩得又疯又欢的活动,都有益。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家长要给予满足,而不是压制。
有弱科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应该适当地补缺补差,,将上学期弱项练习中错误的地方归纳,或自己总结或请求帮助。
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寒假里可以选些平时想读又没有时间读的书,增加素养,提高鉴赏力和思考力。
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最辛苦,平常繁忙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身心不能得到放松,寒假是学生最好的调整身心期,针对他们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特有如下建议:
多沟通。寒假期间忙碌的一家人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吃饭、旅游、走亲戚的机会很多,可以利用这些时机,多与家人聊聊天。相互的情感沟通会让你找到精神上的支持,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总比孤军奋战要好得多。
懂得放松。放假期间可以找一些方式来放松身心,这也是缓解紧张、减轻疲惫的好方法,能为今后的学习养精蓄锐,不要总埋头学习或者蒙头大睡。听音乐、做运动、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的是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沉迷其中,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放松后要能及时收回心来才是主要的。
积极暗示。日本能力研究所所长坡本保之介先生在他的《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中认为:“愉快的心情能引起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肌肉舒适地放松,心脏安静地舒适地跳动,体温略略上升等。”高三学生可以经常暗示自己:“我今天的心情很好,一定能记住大量的知识,解答许多难题。”
睡好觉。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敏锐的思维支撑,晚上没有好的睡眠或“开夜车”的学习习惯不值得提倡。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缺乏睡眠比缺乏食物对人的危害还大。睡眠不但能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会对人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正常的学习与休息的规律,在睡前半个小时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
对家长而言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多与孩子沟通,要接纳孩子,而且是全方位接纳,不能只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们“不好”的一面。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
关注身体
对平时体质虚弱,特别是脾胃太过虚弱(极瘦),心肺虚弱(太胖)的孩子,此时正是调养的好时机,家长可以领孩子去看看中医,服些调理性的中药,以期转弱为强,固本培元。也可在饮食方面多注意调节。(可参考附学生营养食谱)
谨防“寒假综合征”
寒假是学生的假期,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别忘了找些能让人看了哈哈大笑的电视节目,放松放松紧张了一学期的神经。
对于假期中想好好过把游戏机瘾的中学生,家长不要一味地拒绝,给予充分信任和理解,并请孩子自己定下打游戏时间,一个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的中学生是会有控制力的。
然而,如果寒假中不注意心理调适,就会适得其反。寒假期间应该提防孩子们放松无度,谨防“寒假综合征”。
电视综合征。不少同学寒假里与电视为伴,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看八九个小时的电视,要把以前的“损失”都补回来。殊不知,这样往往会损伤眼睛、骨骼、肠胃的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降低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网络综合征。网络也会吸引大批同学,如果上网是查资料、看新闻还好说,有的同学喜欢玩游戏、聊天。有的同学一上网就兴奋不已,不上网就浑身难受。由于上网成瘾,长时期上网后变得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
耳机综合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听力减退,耳鸣、大脑发胀等疾病。
疲劳综合征。有的同学在假期整天踢足球、打篮球、旅游、上网等,导致极度疲劳。
谨防两极分化现象
根据以往经验,假期期间学生还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此,我校心理咨询教育中心老师以个案为例向学生和家长支招。
案例一:无所事事精神涣散阿鸣放假一周,就在家“猫”了一周。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妈妈还将饭菜端到床头,吃完他就继续躺在床上看电视,直到深夜电视节目几乎放完才睡下。爸爸想管,但妈妈总是拦住说:“好容易放个假,就让他玩玩吧!”可是,渐渐地,全家都开始发现阿鸣变得不对劲了,眼睛因为长期看电视,用眼过度而凸出来,脸色开始发黄,胃口也越来越差,人还总提不起精神。
支招:心理学上认为,人的状态可以分为应激状态和非应激状态两种。在应激状态下,人的交感神经会保持兴奋,全身各功能都会积极调动起来,如工作、学习就是这种状态;而非应激状态下,神经系统比较抑制,各项生理功能也处在松弛状态,日常娱乐、休息都属于这种情况。对于无所事事者,可以自我设定一些短期的生活目标,如看多少书、完成哪些作业等;也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动力,可以报一些学习班、参加社会实践等,甚至体育锻炼,也能帮助把人从非应激状态中唤醒。
案例二:成天上网依赖成瘾高二学生郑锋从前一直是学习的佼佼者,自从成了地道的网民后突然变成班上的末流。放了寒假后,就开始成天挂在网上,连吃饭都坐在电脑前。父母或到访的亲戚和他说话,他通常只会嗯嗯呀呀地应付过去。由于沉迷上网,每天他睡得很少,凌晨三四点,才趴在电脑桌上眯一会,两三个小时后醒来,又继续网聊。硬拉他出门走走,他却精神萎靡得像个“瘾君子”,好像连路都走不动。
支招:沉迷上网和赌博、懒散、酗酒、暴饮暴食等一样,可称作“准自杀行为”或慢性自杀,因为这是对身体明显有害。目前这种现象在学生中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假期的到来,也会集中表现出来。很多家长对此紧张万分,并试图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孩子上网,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家长对孩子上网保持敏感,但不要反应过度,同时,注意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家长可通过其他渠道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例如让他参加兴趣班,通过书画、音乐、美术等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并产生移情效果等。
案例三:每天补课一刻不闲与前者安逸或刺激的生活相比,高三学生阿羽的寒假经历就显得单调而枯燥了: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不久后,阿羽还没来得及喘上第二口气,便又陆陆续续地与几位家教老师联系上了,星期一补数学,星期二拼外语,星期三啃物理,星期四战化学。如此一来,寒假又成为了某些学生的课业第二战场。
阿羽称,白天在家教处狂补狠拼,已近乎疲惫不堪,晚上他还要承担同样沉重的寒假作业,原本斗志昂扬的他变得精疲力竭,注意力涣散。但阿羽仍无奈地继续着这种作业状态:如果不抓紧这最后的假期拼搏一下,那么就会被淘汰。
支招:排遣压力重效率专家认为,寒假学生可以有效调剂自己的状态,应松紧有度,重视白天的学习效率,切忌将主要学习时间延误至夜晚。人体的两个兴奋点大约出现在上午的九点和下午的三点左右,能将这两个点踩好,不愁没有高效率。注重排遣压力,把握好有效时间,争取到最高效率才是学生们升学制胜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度过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假期。
附:学生营养食谱
早餐家长最好是熬一些稀饭或补羹,如银耳莲心红枣百合羹,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清凉、败火之效。再加一些馒头、包子等主食,补充碳水化合物,保证脑力劳动的能量充足。
午餐要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腌、辣、油炸、红烧等不宜多吃,在此基础上每天换花样。例如孩子喜欢酸甜口味,可以做凉拌莴笋,第二天再换西芹百合,让孩子有新鲜感。每天可补充一些海鱼,海鱼中的脂肪酸有益于大脑神经活动,并促进肠胃消化。
晚餐,建议吃清淡点,没有胃口的孩子可以喝一些稀饭或营养羹,多吃些清炒蔬菜。
复习到深夜的孩子,可以喝一杯牛奶,辅以小馒头、小包子、小蛋糕等。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做一些美味小食,如莲子羹、绿豆百合羹、红豆沙汤圆等。 (校心理咨询中心)
块状计划
有些家长喜欢预先作计划,规定孩子每天的作息时间。如果要作计划,建议以块状结构安排时间,而不应该是条状。块状是:把一天时间分成几个时间段,如:上午学习时段,下午游戏活动时段,晚上娱乐时段;条状是:上一个小时干什么,下一个小时干什么。条状安排,实际上孩子是做不到的,又过于约束,不利孩子的心理发展。
学生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睡眠尤其重要,冬季以养为主,寒假里最好每日睡到自然醒,早晨不要干扰孩子睡眠。
假期正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完成了寒假作业后,要关注引导学生自主性阅读,可以由他们自己选择读物,家长勿干涉,此时以激发阅读兴趣为最重要,读物内容次要。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就有了自我教育的可能。
拾遗补缺
寒假里不能缺少玩,只要让孩子玩得又疯又欢的活动,都有益。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家长要给予满足,而不是压制。
有弱科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应该适当地补缺补差,,将上学期弱项练习中错误的地方归纳,或自己总结或请求帮助。
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寒假里可以选些平时想读又没有时间读的书,增加素养,提高鉴赏力和思考力。
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最辛苦,平常繁忙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身心不能得到放松,寒假是学生最好的调整身心期,针对他们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特有如下建议:
多沟通。寒假期间忙碌的一家人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吃饭、旅游、走亲戚的机会很多,可以利用这些时机,多与家人聊聊天。相互的情感沟通会让你找到精神上的支持,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总比孤军奋战要好得多。
懂得放松。放假期间可以找一些方式来放松身心,这也是缓解紧张、减轻疲惫的好方法,能为今后的学习养精蓄锐,不要总埋头学习或者蒙头大睡。听音乐、做运动、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的是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沉迷其中,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放松后要能及时收回心来才是主要的。
积极暗示。日本能力研究所所长坡本保之介先生在他的《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中认为:“愉快的心情能引起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肌肉舒适地放松,心脏安静地舒适地跳动,体温略略上升等。”高三学生可以经常暗示自己:“我今天的心情很好,一定能记住大量的知识,解答许多难题。”
睡好觉。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敏锐的思维支撑,晚上没有好的睡眠或“开夜车”的学习习惯不值得提倡。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缺乏睡眠比缺乏食物对人的危害还大。睡眠不但能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会对人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正常的学习与休息的规律,在睡前半个小时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
对家长而言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多与孩子沟通,要接纳孩子,而且是全方位接纳,不能只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们“不好”的一面。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
关注身体
对平时体质虚弱,特别是脾胃太过虚弱(极瘦),心肺虚弱(太胖)的孩子,此时正是调养的好时机,家长可以领孩子去看看中医,服些调理性的中药,以期转弱为强,固本培元。也可在饮食方面多注意调节。(可参考附学生营养食谱)
谨防“寒假综合征”
寒假是学生的假期,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别忘了找些能让人看了哈哈大笑的电视节目,放松放松紧张了一学期的神经。
对于假期中想好好过把游戏机瘾的中学生,家长不要一味地拒绝,给予充分信任和理解,并请孩子自己定下打游戏时间,一个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的中学生是会有控制力的。
然而,如果寒假中不注意心理调适,就会适得其反。寒假期间应该提防孩子们放松无度,谨防“寒假综合征”。
电视综合征。不少同学寒假里与电视为伴,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看八九个小时的电视,要把以前的“损失”都补回来。殊不知,这样往往会损伤眼睛、骨骼、肠胃的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降低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网络综合征。网络也会吸引大批同学,如果上网是查资料、看新闻还好说,有的同学喜欢玩游戏、聊天。有的同学一上网就兴奋不已,不上网就浑身难受。由于上网成瘾,长时期上网后变得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
耳机综合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听力减退,耳鸣、大脑发胀等疾病。
疲劳综合征。有的同学在假期整天踢足球、打篮球、旅游、上网等,导致极度疲劳。
谨防两极分化现象
根据以往经验,假期期间学生还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此,我校心理咨询教育中心老师以个案为例向学生和家长支招。
案例一:无所事事精神涣散阿鸣放假一周,就在家“猫”了一周。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妈妈还将饭菜端到床头,吃完他就继续躺在床上看电视,直到深夜电视节目几乎放完才睡下。爸爸想管,但妈妈总是拦住说:“好容易放个假,就让他玩玩吧!”可是,渐渐地,全家都开始发现阿鸣变得不对劲了,眼睛因为长期看电视,用眼过度而凸出来,脸色开始发黄,胃口也越来越差,人还总提不起精神。
支招:心理学上认为,人的状态可以分为应激状态和非应激状态两种。在应激状态下,人的交感神经会保持兴奋,全身各功能都会积极调动起来,如工作、学习就是这种状态;而非应激状态下,神经系统比较抑制,各项生理功能也处在松弛状态,日常娱乐、休息都属于这种情况。对于无所事事者,可以自我设定一些短期的生活目标,如看多少书、完成哪些作业等;也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动力,可以报一些学习班、参加社会实践等,甚至体育锻炼,也能帮助把人从非应激状态中唤醒。
案例二:成天上网依赖成瘾高二学生郑锋从前一直是学习的佼佼者,自从成了地道的网民后突然变成班上的末流。放了寒假后,就开始成天挂在网上,连吃饭都坐在电脑前。父母或到访的亲戚和他说话,他通常只会嗯嗯呀呀地应付过去。由于沉迷上网,每天他睡得很少,凌晨三四点,才趴在电脑桌上眯一会,两三个小时后醒来,又继续网聊。硬拉他出门走走,他却精神萎靡得像个“瘾君子”,好像连路都走不动。
支招:沉迷上网和赌博、懒散、酗酒、暴饮暴食等一样,可称作“准自杀行为”或慢性自杀,因为这是对身体明显有害。目前这种现象在学生中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假期的到来,也会集中表现出来。很多家长对此紧张万分,并试图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孩子上网,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家长对孩子上网保持敏感,但不要反应过度,同时,注意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家长可通过其他渠道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例如让他参加兴趣班,通过书画、音乐、美术等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并产生移情效果等。
案例三:每天补课一刻不闲与前者安逸或刺激的生活相比,高三学生阿羽的寒假经历就显得单调而枯燥了: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不久后,阿羽还没来得及喘上第二口气,便又陆陆续续地与几位家教老师联系上了,星期一补数学,星期二拼外语,星期三啃物理,星期四战化学。如此一来,寒假又成为了某些学生的课业第二战场。
阿羽称,白天在家教处狂补狠拼,已近乎疲惫不堪,晚上他还要承担同样沉重的寒假作业,原本斗志昂扬的他变得精疲力竭,注意力涣散。但阿羽仍无奈地继续着这种作业状态:如果不抓紧这最后的假期拼搏一下,那么就会被淘汰。
支招:排遣压力重效率专家认为,寒假学生可以有效调剂自己的状态,应松紧有度,重视白天的学习效率,切忌将主要学习时间延误至夜晚。人体的两个兴奋点大约出现在上午的九点和下午的三点左右,能将这两个点踩好,不愁没有高效率。注重排遣压力,把握好有效时间,争取到最高效率才是学生们升学制胜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度过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假期。
附:学生营养食谱
早餐家长最好是熬一些稀饭或补羹,如银耳莲心红枣百合羹,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清凉、败火之效。再加一些馒头、包子等主食,补充碳水化合物,保证脑力劳动的能量充足。
午餐要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腌、辣、油炸、红烧等不宜多吃,在此基础上每天换花样。例如孩子喜欢酸甜口味,可以做凉拌莴笋,第二天再换西芹百合,让孩子有新鲜感。每天可补充一些海鱼,海鱼中的脂肪酸有益于大脑神经活动,并促进肠胃消化。
晚餐,建议吃清淡点,没有胃口的孩子可以喝一些稀饭或营养羹,多吃些清炒蔬菜。
复习到深夜的孩子,可以喝一杯牛奶,辅以小馒头、小包子、小蛋糕等。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做一些美味小食,如莲子羹、绿豆百合羹、红豆沙汤圆等。 (校心理咨询中心)
上一篇:我校群众体育运动红红火火[ 03-03 ]
下一篇:2010年寒假自我保护提示[ 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