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陈广文教授来我校作专题讲座
12月3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河南省分会副主任陈广文教授,应我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邀请,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青少年科技创新专题讲座。讲座在办公楼五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刘彬校长主持了讲座,全校300多名师生聆听了陈教授的精彩报告。
陈教授首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做了简要介绍,他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陈教授特别对近三届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回顾。陈教授说,2002年7月,整合后的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18届大赛于2003年8月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第19届大赛于2004年8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第20届大赛于2005年8月在北京举办。他指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是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比拥有知识更加重要;未来即便你不是科学家,但是未来要求你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便是创新大赛的精髓所在;创新大赛的竞争过程在于倡导青少年学生在研究问题中学习,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在成长与进步中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接着,陈教授又介绍了创新大赛的评审标准即“三自”原则。自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
他还详细介绍了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的分类。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是创新大赛活动的主体内容,其主要项目形式有:发明创造及工程设计类作品、科学研究论文等。竞赛项目按学历段分为小学项目、初中项目、高中项目;按项目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所研究的领域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动物学、植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
他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申报项目和申报者有明确的要求:竞赛项目的申报者为现就读于中、小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学生;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同一学历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合作项目;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半途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
最后,陈教授结合自己做评委的经验,也明确指出了全国青少年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选题方面:题目陈旧,缺乏创新;题目过大过深,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题目缺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缺乏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题目。在研究方法方面:不会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不能正确地进行对照和重复;没有做到科学取样。此外,他还就答辩时要稳定情绪、叙述要条理化、答辩要有激情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以详实的图片资料、准确的解说描述,使广大师生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宗旨、活动内容、涉及学科、竞赛参与者、目的和意义有了深入地了解,增强了我们投身科技创新活动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接受了一次科学的洗礼。
讲座结束后,刘彬校长作了总结,他号召全体师生要以此为契机,努力推进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